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1/18 10:21:12 点击:2560次
新年乐宴——海顿四重奏室内乐音乐会
演出剧场:小剧场
演出时间:2010.01.23-24
节目介绍
乐团介绍:
海顿四重奏常驻位于埃森施塔特的埃斯特哈察宫——一个海顿创作和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海顿曾说过:“我的音乐语言全世界都能懂。” 海顿四重奏的足迹踏遍欧洲、北美、南美及曼谷等亚洲城市,以不计其数的演出和音乐会证实了海顿的这句名言。
作为奥地利海顿音乐节固定的嘉宾,海顿四重奏曾于1998年赴美国巡演,荣登卡内基音乐厅。2004年,四重奏曾献演于北德地区的石勒苏伊戈——霍尔时泰恩音乐节,还曾在利明顿斯巴皇家海顿音乐节和英国多尔加斯特2000年音乐节、比利时弗兰德海顿学会、奥地利圣加仑音乐节、克罗地亚马库斯音乐节等场合演出。2005年3月,他们应邀在曼谷参加为海啸灾民举行的特别慈善音乐会,泰国公主甘拉雅尼聆听了他们的演奏。2006年起,他们定期参加柏林戈里尼克宫举行的系列室内乐音乐会,2008年赴法国、德国及曼谷演出。2009年是海顿逝世200周年,四重奏在维也纳的特别系列音乐会上演绎了69首弦乐四重奏曲目。
海顿四重奏的演出范围十分广泛,曾参与不同的演出形式和项目。如委约作品首演,艺术歌曲职业和著名演员布鲁若•岗茨的朗诵会等。此外,四重奏还经常参与唱片专辑以及奥地利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2008年,他们有三张新专辑问世《卡尔•戈德马克:弦乐四重奏与弦乐五重奏》,该专辑特邀大体琴家鲁道夫•列奥波德参加演奏;《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与女高音演员科内莉雅•霍拉克合作;《雷斯匹基、勃拉姆斯、海顿和舒伯特的作品》。
主要演员
第一提琴:福里兹•克切尔
第二提琴:马丁•克西斯
中 提 琴:戈文•奥托夫
大 提 琴:尼克拉•纽
演出曲目:
海 顿 G大调弦乐四重奏《你好》,Op.33/5,Hob.III-41
莫扎特 C大调弦乐四重奏《不协和弦》,K465
——中场休息——
舒伯特 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D810
曲目详细介绍
海顿:G大调弦乐四重奏 ,《你好》
这是海顿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保持了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一贯的欢乐、热情的风格。
四个乐章为:
1. 很活泼的速度,G大调,奏鸣曲式。有两小节序奏,第一主题由3个乐句构成,经过部以第一主题乐念为基础构成,第二主题则是舞曲风格,后半乐句加入切分法。发展部共4个部分:第一主题以g小调始,从第二乐句回复为G大调;使用序奏的两小节,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动机在C大调上交织,而经过部乐念的发展导出e小调。第二主题以e小调与a小调呈现,续接第一主题;突然转入F大调,小尾奏乐念在E小调上延长,插入两次全休止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中第一、二主题完全再现经过部第一乐句在G大调、第二乐句在g小调上发展,第三乐句再在G大调上重新处理。然后以降E大调呈示第一主题,进入新的尾奏。
2. 如歌的最慢板,g小调,两段体。第一段以G小调第一主题始,一面运用主题乐念,一面进入经过部。第二主题以降B大调,再由5小节经过部,经c小调回到g小调,再现第一主题。第三主题不再再现,用结尾材料形成4小节尾奏。
3. 谐谑曲,快板,G大调。第一部分具切分效果,中段同样以G大调,有兰德勒舞曲节奏。
4. 终曲,稍快的快板,G大调,变奏曲式。主题为两段体的西西里舞曲,它有3个变奏,最后是急板尾声。第一变奏由小提琴呈示16分音符旋律;第二变奏是主题作发展形态处理;第三变奏由中提琴、大提琴作音型法处理,最后进入终曲急板。
莫扎特:C大调弦乐四重奏,《不协和弦》
《第19号弦乐四重奏》写作於1785年,为《海顿四重奏曲》的第6阙作品,莫扎特将此曲献给好友海顿。此曲最大特色在於添加序奏的第一乐章,而该序奏竟然运用了“不协和弦”於作品里,此“不协和弦”到了浪漫时期被大量运用,到了现代时期更被认为是家常便饭,而后来甚至有人主张是谱印刷错误所造成,但音响表现却又非常自然。所以莫扎特为啥运用此“不协和弦”於序奏里头,至今又成为了一个谜点。
第一乐章,序奏,慢板至快板,以慢板速度开始了“不协和弦”的交叉和弦,结束后即以欢愉的快板开展了此乐章,旋律进行非常戏剧化。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以四重奏浓淡合声静动起伏不大的进行乐曲的乐念呈现,弦乐四重奏要求的“和谐感”尽出,为一了不起的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为小步舞曲,大致运用了强弱对比音响堆砌,诙谐中带点奔放,而中段透过小提琴将旋律如同歌唱般提上于其他乐器声,是非常高竿的手法。
第四乐章,甚快板,轻快的第一主题拂声而起,随后依奏鸣曲式展开,但依序浓缩呈示部与再现部部分,并再以第一主题呼应包装,尾声则强而有力的结束。
舒伯特: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宛如一部小型的音乐戏剧,在前奏中,死神踏着沉寂的脚步走向少女。低沉的音区和阴暗的和声,是死神的写照。面对死神步步逼近的威胁,少女发出了惊叫:伴奏奏着急促的节奏,体现了少女内心的惊慌、恐惧。在她唱到“我还年轻”的时候,旋律中出现两个小二度的进行,表现了少女对死的厌恶、对生的祈求。可是,她的抗拒是微弱的。冷酷的死神接着以丧钟般同音反复的音调,唱出了诱惑她长眠的歌声,特别是最后走向低八度的主音结束,更充分体现出死神的残忍、阴险。无辜的少女不得不向死神屈服。这是一篇对死的抗议书,也反映出在舒伯特所处的时代,软弱的市民阶层尽管力图抗拒,也无法摆脱那强大的封建黑暗势力。因此,这也是一出特定时代的悲剧,仿佛是舒伯特本人一曲自传式的悲歌。
少女:快走开,你这残忍的死神,我还年轻,请别逼近我。
死神:美丽温柔的少女,请把手给我……快到我的怀抱中安睡!
舒伯特:想象一个男人健康越来越坏,并且毫无痊愈的可能,再想象他的一切希望破灭,他不再会有爱情和友谊,他唯一所拥有的只有痛苦。
第一乐章 ,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先是第一主题群的呈示,第一主题群有AB两个主题,两个主题中都有A的主导动机。然后第二主题群呈示,第二主题形成高潮,小结尾以第二主题断续表现而成。发展部以第二主题及A动机组成,第二主题以卡农方式展开处理。再现部以第二主题中的前半部旋律始,第一主题二度再现,第二主题转为D大调,然后以第一主题部的两个主题构成尾奏。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g小调,由《死神与少女》的主题、6段变奏及尾奏组成。第一变奏中,第一小提琴转为分散音,第二小提琴的旋律宛如主旋律。第二主题以下,都以相当自由的创意做成,尾奏主题由各乐器分开演奏,孕育出梦幻情趣。
第三乐章,谐谑曲,很快的快板,d小调。谐谑曲主部突出了切分音效果,中段则保持一种美妙的流畅。
第四乐章,急板,d小调,回旋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