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行业 >> 乐器资讯 >> 一手小提琴“拉开”清华门 四岁开始学十多年未间断

一手小提琴“拉开”清华门 四岁开始学十多年未间断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8/22 10:00:45   点击:2054次

                                                      丁孝基   
      前两天,育明高中理科班毕业生丁孝基收到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一个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身份: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据悉,小丁不仅是清华大学交响乐团今年在东北地区招录的唯一一名学生,也是我市第一个以小提琴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清华大学的学生。  
最高可加百余分,清华史上罕见  
      今年1月,小丁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文化课成绩和全国第一名的专业课成绩荣获一级优秀奖。据此,清华大学和小丁签订协议,给予小丁达到“一本线”即可入学的优惠政策。6月份高考成绩揭晓,我省理科“一本线”是518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是667分,这就意味着小丁可以获得高达149分的加分。这么高的加分,在整个清华招生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小丁考了623分,顺利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事实上,除了清华大学以外,丁孝基还同时报考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小提琴专业艺术特长生,并且都取得了A优级(或称“一级优秀”)的好成绩。如果没有选择清华大学,他还可以入读上述三所大学中的任何一所。  
     和许多以优异成绩考入知名高等学府的学生一样,小丁成功的背后,既有自己的辛勤汗水,也有父母和恩师的一路相随。  
      十多年从未间断,坚持成就精彩  
      丁孝基四岁半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十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妈妈张霄丹说,是内心深处对小提琴的热爱,帮孩子坚持了下来。  
      上中学尤其是高中以后,小丁学琴渐渐由“被动”变成了“主动”。高中阶段他每天晚自习后练琴的场景,甚至成了育明高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高中时小丁住校,学习很紧张,练琴又不便,我们就准备让他少练点琴,但他自己忍不住了。”张霄丹告诉记者,“后来他就求我跟学校说说,找个地方让他练琴。我忐忑不安地找到学校领导,没想到领导痛快地答应了,把一间阶梯教室给了小丁当‘琴房’。”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上完晚自习,小丁就开始在“琴房”练琴,一练就是四五十分钟。  
      有时,同学们也会跟着去听琴。但更多的时候,是小丁一个人在那里拉。“学琴苦不苦,累不累?”面对这样的提问,小丁喜欢这样作答:如果你站在起点去看前面那条漫漫长路,肯定会觉得很可怕;但是你一旦迈开脚步去走了,就会发现分摊到每一天,其实也只需要走那么一点点。  
      往返京连为求学,不惧风雨征途  
      丁孝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也离不开恩师的教导。  
      当启蒙老师石军告诉她儿子具有拉小提琴的天赋时,张霄丹就暗暗下定了决心:要让儿子把这项天赋完美地发挥出来!为此,她开始了一趟又一趟接送儿子学琴的旅程。开始时是转两趟公交车把孩子由周水子送到昆明街;后来是坐火车把孩子从大连送到北京;再后来又转回市内,她就买了私家车,当上了孩子的专职司机。  
      让张霄丹最难忘的,是儿子四年级时送他去中央音乐学院求学的情景。“那时一般是周五晚上坐火车去,周一早上坐火车回,平均半个月去一次。淡季的时候偶尔买张卧铺票,旺季的时候连个坐票都买不到,我就拿一些报纸或杂志铺在地上,抱着孩子在上面坐一夜。孩子还能睡着,我就只能眯一会儿了。”张霄丹说,“到了北京,通常都是住地下室,吃饭也是挑最便宜的餐馆。”  
      辗转千里,只为给孩子找个更好的老师,有人问张霄丹:这样值不值?她的回答是:学习是“主要矛盾”,转几趟车、吃一点苦是“次要矛盾”;为了“主要矛盾”,舍弃“次要矛盾”,就是值得的。


(本文标题:一手小提琴“拉开”清华门 四岁开始学十多年未间断 标签:)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