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9/30 9:28:36 点击:2246次
为继承与发扬百年上海的交响音乐传统,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国庆与世博期间推出《奉献—陈钢协奏曲音乐会》。
音乐会的‘开篇’是交响序曲《奉献》。它源起于作者为其配乐的电影《梦非梦》。电影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秦怡的坎坷真实经历为蓝本,描写了某歌剧演员颜蔚的悲情人生。颜蔚的事业虽如日中天,但生活却异常不幸。丈夫死于车祸,女儿患有精神病。但是,她敢于直面人生,用伟大的母爱最终战胜了厄运,在舞台上重新放声歌唱。这首乐曲通过展现人生的坎坷与生命的博弈,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高贵的人性和无私的奉献。而“奉献”二字,则正是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和艺术家神圣的天职,而这也是作者之所以将其作为音乐会主题的用意。
《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在1959年合作创作的中国经典名曲,在这次音乐会上献演的则是陈钢在1985年改编的同名钢琴协奏曲。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钢琴的弹跳性与大幅度的力度、幅度转换,并新加入华彩乐段,以彰显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小无猜、共读共玩的活泼形象,以及祝英台抗争投坟的悲烈情景。青年钢琴家陈洁曾在《梁祝》五十周年时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出色地演出了这首作品。
音乐会上还别有意味地演出了中国第一首用现代技巧创作的、表现西藏风情的双簧管协奏曲《囊玛》。该曲曾于1985年在香港以“联合国阵容”首演(作曲:陈钢(中)、独奏:彼德·库柏尔(美)、指挥:福村芳一(日)、协奏:香港管弦乐团)。事隔26年后,当年的首演者即将于今年10月2日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再次作“上海首演”。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是陈钢在继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后,再次以中国古代女性为题材创作的另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该曲用陈钢所擅长的抒情戏剧性的表叙方式来刻画女性的柔美、纯美、凄美和悲壮美。1986年曹鹏指挥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在沪首演,而夏小曹则在1997年在美首演并因此与作者同获“达拉斯荣誉市民”称号。在这场音乐会上,则为曹鹏父女同台,作压轴献演。
以“奉献”为主旨的这场协奏曲专场,体裁多样,风格多采,是近年来上海乐坛的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