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唐代的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

唐代的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7/15 15:12:20   点击:1837次

  秦筝在唐代,随着乐舞的充分发展,形制与种类,都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从种类上说,唐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弹筝、?筝、云和筝、轧筝等。
  一、十二弦筝,简称十二弦。因专用于清商乐,所以又叫“清乐筝”。
唐长安人杜佑《通典?乐》说:
  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皆十三弦。
  相对雅乐而言,清乐为俗乐,又称“杂乐”, 所以《旧唐书?音乐志》就说:
  杂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皆十有三弦。……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可见清乐筝又称杂乐筝。宋人陈旸《乐书》说:
  唐唯清乐筝十二弦,弹之以鹿骨爪,长寸余,代指。他乐皆十三弦。今教坊无十二弦者。
唐人颜师古《急就篇》也说:
  筝,亦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
  这里的“今则十三弦”,是指除清商乐以外的筝。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后者在前者的第十弦下位又增添了一个和原第一弦成宫、徵关系的音。
二、十三弦筝。
  十三弦筝就是前引诸书中所说的“他乐”所用的筝。从“清商乐”以外“他乐”中所用的弹筝、?筝等看,它可能是它们的代称,总称。也包括民间筝伎、宫闱中的宫女等所用的筝。简称“十三弦”。这点,还可以从全唐诗中得到印证。如: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全唐诗》合订本第1088页)
又白居易《戏答思黯》说: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诗题下自注道:“思黯有能筝者,以此戏之”,按思黯即牛僧孺也。白居易还在《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中说:
  缥渺坐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同上,116页)
徐凝的《乐府新诗》写道:
  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不羡越溪歌者苦,采莲归去绿窗眠。(同上,1120页)
薛能《京中客舍闻筝》也说: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同上,1436页)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之二:
  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同上,第1840)。
  十三弦筝又称“十三声”。李运《赠筝妓伍卿》诗说:
  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座客满筳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同上,1316页)
  有时也以“十三柱”代指。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说: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同上,第463 页)。
  五代时,还这样称呼。引文从略。
(本文标题:唐代的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