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试论二胡运弓的基本原理

试论二胡运弓的基本原理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11/13 14:17:18   点击:2665次

    在二胡演奏中左手全部的技法变化都依附于右手运弓和弓法变化而存在,没有运弓和弓法变化就没有一切演奏.正如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鲍•阿•斯切潘诺夫在《实用弓法》一书中所指出的:“对于演奏者来说, 
    在二胡演奏中左手全部的技法变化都依附于右手运弓和弓法变化而存在,没有运弓和弓法变化就没有一切演奏.正如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鲍•阿•斯切潘诺夫在《实用弓法》一书中所指出的:“对于演奏者来说,弓法是各种演奏技法的总和,一定的演奏方法具有一定的含义与内容,而且和所演奏的那支乐曲全部因素永远是互相联系着的。”弓法“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力度、节奏和音乐进行的特点,还能强调节拍,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乐器本身的音色等等”(见注释①)。因此说弓法是演奏的灵魂,是弓法变化赋予演奏艺术个性和活力。二胡和小提琴在运弓发音和弓法变化的基本原理上是一脉相通的。为便于论述二胡运弓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从运弓发音时产生的“弓速”、“弓压”和“发音点”三个基本因素入手,。分析探讨新的运弓理念、运弓要领和弓法转换的规律特点,以使二胡演奏和教学更趋科学、合理而规范。
一、 运弓发音时产生的三个基市因素
    二胡演奏中弓法变化的基础,首先在与运弓发音的质量和特点,而发音的质量和特点,则在于运弓时所产生的三个基本因素:即弓速、弓压和发音点的起奏方式。二胡作为弓弦乐器,是通过运弓擦弦点破琴弦的阻碍进行发音的。在实际演奏中,运弓发音时产生的三个基本因素,各具特性又相互依存,使三者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才构成运弓发音变化和各种弓法变化。
(一)弓速
    弓速即运弓的速度,是运弓发音时产生的第一个基本因素。弓速与弓压是运弓发音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一个是指运弓的速度快慢;另一个是指运弓擦弦的压力大小。两者相互配合、相依共存完成运弓发音。问题在于运弓弓速的快慢是通过手臂摆动来控制的,运弓动作明显可见。而且在单位时间内,弓速快慢引发的力度和运弓量(即弓长)的变化,具有一个明显而直观的运弓过程。而弓压的大小是通过握弓的手指“弹簧”控制传力的,调节弓压的大小,需要灵敏适度的手感,没有明显的动作过程。两相比较,由于弓速是通过手臂摆动控制的,而控制弓速快慢又有明显的运弓过程,比较直观便于掌握。因此弓速不仅是运弓发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均匀适度的弓压配合下,成为控制发音变化进而表达音乐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1.弓速与单位时间量

    实践表明,弓速快慢变化是由单位时间的量化标准来界定区分的,没有统一的单位时间的量化标准,也就谈不上弓速的快与慢。具体而言,我们实际演奏的乐曲,都有相应的速度、节拍、节奏在时值上的要求,即便是节拍自由的散板,也有相对的速度要求和灵活的拍子及节奏变化。因此控制弓速的快慢变化,首先要与相应的单位时间量相对应,才能根据音乐需要按照单位时间量控制弓速变化。

    2.弓速与力度

   在单位时间内,假如弓压保持不变(弓压是另一个产生力度变化的基本因素),改变了弓速就改变了运弓的力度。一般地讲,如加快弓速则会加大运弓力度;减慢弓速则会减小运弓力度。弓速快慢与力度大小成正比。平稳均匀地逐渐加快弓速,就意味着逐渐加大了音量;平稳均匀地逐渐减慢弓速,就意味着逐渐减小了音量。因此,在运弓发音控制力度变化时,首先要保持平稳均匀的弓速变化,在演奏音量相同的发音时,保持平稳而流畅的运弓:即在不改变发音点的起奏方式和保持均匀弓压的同时,掌握平稳均匀的弓速变化,是控制力度变化的基本保证。


3.弓速与运弓量

   在单位时问内,假如弓压不变,改变了弓速也就改变了运弓量,即运弓的长度。运弓时弓速快则运弓量大,所用的弓长多;弓速慢则运弓量小,所用的弓长少。在单位时问内,弓速的快慢与所用弓长的多少成正比,而二胡琴弓马尾的长度是固定不变和有限的,因此就要求演奏者在运弓时,能充分利用弓速变化可引发弓长变化的这一特性,通过控制弓速变化,合理而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弓长,按照音乐规定的速度、力度,在节拍、节奏时值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有限的弓长完成运弓发音的演奏。如在演奏慢长弓时,之所以一弓可演奏一拍时值,一弓也可演奏四拍或八拍时值,其原因在于控制好一弓在前半时段的弓速和弓长,并运用好一弓在前半时段为后半时段所预留的较多的弓长,从而顺畅地完成全弓的演奏,由此产生的运弓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对有限的弓长运用得当,会使运弓发音连贯流畅而富于变化;对有限的弓长运用不当会造成乐音的发音单调而直白。一般地讲,运弓时的弓长与弓速和力度有关,并与所演奏的乐音对值长短相适应。在单位时间内弓速快,发音力度大,所用弓长则长;弓速慢,发音力度小,所用弓长则短。音乐时值较长的乐音则需要较长的弓长;而音乐时值较短的乐音则需要较短的弓长。只有充分而得当地运用有限的弓长,才能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4.弓速与弓位的选择和调整

   弓位即运弓的部位:即从运弓起奏至收弓停奏时所用的运弓部位。演奏时的一般规律是拉弓运弓方向是从左向右,即从琴弓的弓根向弓尖部位运弓:推弓的运弓方向是从右向左,即从琴弓的弓尖向弓根部位运弓。由于不同弓速引发不同的弓长变化,现将慢、中、快三种不同弓速、弓长的基本弓法,按照常规划分出三种不同的起奏弓位。(1)慢速长弓的弓位,可选用拉弓或推弓的全弓演奏。(2)中速半弓的弓位,可选用以弓中为中心的左右半弓演奏。(3)快速短弓的弓位,可选用拉弓在弓中偏右部位或推弓在弓中偏左部位用寸弓演奏。为便于了解及合理选择弓位,现将全弓从右至左划分为若干弓段,即从弓根到弓尖(或从弓尖到弓根)为:(1)全弓,全弓的中间点为弓中。按全弓的1/2可分为:(2)右半弓,(3)左半弓。按全弓的1/3可分为:(4)l/3右弓,(5)1/3中弓,(6)1/3左弓。还可按全弓的1/4细分为:(7)1/4右弓,(8)1/4右中弓,(9)l/4左中弓,(10)1/4左弓等。如图所示:
     应当指出:弓位的划分是明确的,但弓位的选择和实际演奏绝不是机械死板的,而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这一点务必需要演奏者切记。此外,由于弓速变化司引发弓长变化,演奏者为了更加顺畅自如地进行演奏,因此在运弓时利用弓速、弓长在单位时间内可灵活变化的特性,根据演奏需要,合理地选择弓位并对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便成为演奏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二胡不同于小提琴琴弓解放在外,二胡琴弓嚣放在两弦之间,虽然有时根据需要也可连续同向移动弓位进行提弓演奏,但一般都是在两弦之间右拉左推连续变向运弓的。在多数情况下,弓位的选择还是要在拉推流动运弓的过程中进行弓位的调整。在演奏中比较典型而常见的问题是,当遇到演奏时值持续时问较长的长音或是演奏具有一定力度的重音和强音时,都需要有一定弓长的起奏弓位,不然会感到演奏长音时弓子不够用,或是演奏重音、强音时发不上力,达不到预期的音响效果。在实际演奏中,由于音乐节拍、节奏的变化.并不一定都会在演奏长音或重音、强音前能留有足够弓长的起奏弓位。因此就要求在演奏时通过对弓速、弓压的控制和调节,在换弓瞬间适时调整手臂运弓的发力部位,采用“轻拉快带”的运弓方式,创造条件在音乐规定的时值内,为演奏后面长音或重音、强音时预留出所需弓长的起奏弓位,不仅是弓法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对运用弓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具有决定意义。实践表明,一个有经验的演奏家的整个运弓过程,如从演奏技术内涵的角度分析,也可看作是按照乐音时值长短控制弓速(弓长)和调节弓压的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了在运弓时根据音乐需要不断调整弓位的过程,才能顺畅地完成精彩而生动的演奏。至于如何选择调整合适的弓位,这要根据音乐表现和演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二)弓压

   即运弓擦弦时琴弓对琴弦的压力。这是运弓发音时所产生的第二个基本因素。是运弓时与弓速同时产生的另一种物理属性。弓压也是产生力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弓压大则力度大,弓压小则力度小。但控制弓压的关键不完全在于弓压的大小,而在于控制弓压的质量,在于弓压与弓速的密切配合。弓速加快,弓压会逐渐加大,弓速放慢,弓压会逐渐减小。因此,在运弓发音过程中,控制弓速和调节弓压便成为控制发音质量和运弓力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1.弓压中的重力与动力

   运弓时的弓压可来自琴弓和手臂的自然重量转化的自然重力,也可来自运弓时利用自然重力通过手臂在摆动中所产生的动力;或是由重力和动力两者形成的合力。因此,在运弓时对弓压质量的控制与调节,是由琴弓和以大、小臂、手为统一整体的重力和通过手臂摆动产生的动力,在运弓擦弦时形成的综合作用力完成的。这种运弓方法通常称为重力运弓(见注释③),是重力运弓的重力和动力决定着弓压变化。而运弓时的重力与动力是通过手臂摆动传力,并直接由握弓手指将重力和动力传递到琴弦的。因此,握弓手指“弹簧”系统在重力运弓过程中,配合弓速变化,适时适度平稳均匀的对弓压进行控制与调节,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弓压与力距

   在运弓时由于杠杆和平衡的作用,从弓根到弓尖因力距长短不同,发出均匀声音所需要的弓压是不同的。所谓力距是指握弓手指的发力点至运弓起奏发音点之间的距离。拉弓时从握弓手指至弓根部位发音点的力距短,所需弓压小。从弓根拉至弓尖,力距逐渐增长,所需的弓压则逐渐加大。推弓时从弓尖推至弓根,随着力距由长渐短,其所需弓压则逐渐减小。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拉弓从弓根至弓尖或推弓从弓尖至弓根,在发出音量相同的声音时,由于力距和起奏弓位不同,所需要的弓压是不同的。简而言之,拉弓力距短,起奏弓位所需的弓压较小;推弓的力距长,起奏弓位所需的弓压较大。

3.弓压的控制与调节

   在运弓过程中,拉弓或推弓由予力距和起奏弓位的不同,存在大小不同的弓压变化,而控制弓压质量的关键在于运弓擦弦时传递弓压过程的不同运弓方式。运弓时从肩、肘、腕到手指的各关节,都作为连接大、小臂和手指“弹簧”系统成为统一整体中的一个
环节,具有灵活可变的均衡支持力,并根据演奏需要可松可紧,收放自如。运弓时通过肩、肘、腕连接大、小臂、手,使每个部位的动作在一个运动整体中综合地发挥作用,从上至下各部位的动作要协调自然舒展连贯。一般地讲,运弓时发力的动作部位靠前、靠下、弓速较快、弓压较小、运弓反应灵敏、快捷轻盈,其音色清纯松透明亮;运弓时发力的动作部位靠后、靠上、弓速较慢、弓压较大,运弓则相对迟缓、浓重而有力,其音色凝重浑厚而集中。在实际演奏中,控制弓压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弓速变化的同时,保持均匀适度的弓压变化,其中握弓手指“弹簧”系统对琴弓触擦琴弦保持灵敏的弹性手感,以使琴弦振动充分、发音平稳均匀自然流畅为宜。运弓时传递弓压过小,发音虚飘不实;传递弓压过大,发音僵硬易燥均不可取。
(本文标题:试论二胡运弓的基本原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