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怎样学习京剧

怎样学习京剧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09/10/28 14:48:09   点击:5038次

      菊隐先生曾说:“戏曲界有一句内行俚语说:千斤说白,四两唱,意思是台词远重于歌唱,据我来看,还应该补充说:千斤做功四两白。对于戏曲,念白固很重要,而做功却应当是一切,唱、念、做、打这四功里,‘做’是其它三功绝不能脱离的舞台手段。” 
  做,亦称做戏,是京剧表演身段和表情的总称。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及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四功五法”是戏曲表演艺术的标志之一,也是京剧表演体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演员的任务,是把剧中各类人物的行动和思想,通过身段表演,艺术化地再现于舞台,使观众在欣赏艺术同时,感受到美的熏陶。 
  “做功”是我们前辈艺人,从生活形体动作中提炼、加工而成,又经舞台实践的考查、完善确定的一整套虚实结合又形象夸张的程式动作,具有程式性、舞蹈性、节奏感强的艺术特性。可以这样说,凭着这一套表现手法,凡是人能想象到的,什么天上人间、阴曹地府、妖魔鬼怪,都能展现,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宝贵财富之一。正像冯牧先生所说:“就连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这样的艺术大师,在欣赏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表演艺术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京剧在他们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甚至认为他们终于从一种戏剧形式——京剧当中发展了最高超、最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冯牧先生讲得很深,他在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讲明了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艺术特征,其中具代表性的当属京剧的做功。做功,是一项包含量大,涵盖内容广,难度较大的功法领域。这一节我们重点讲做戏的基本功。 
  演员要做到浑身有戏,必须把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体五官、肢体,训练成能传神、会讲话、易于表现喜、怒、哀、乐情感,能塑造艺术美的创造元素。 
  广大戏迷、爱好者、初学者,从学习和欣赏京剧开始,就接触到了京剧表演体系,就发现这是一片神奇的表演艺术天地。为了表述得清楚,我们从做功基础练习的研究讲起,大家可以边研究边试着做一做,以加深体会和理解。 
   
  (一)做功基础形体语汇之一——手的功法练习 
  在做功中,人的双手是刻画人物、表述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梅兰芳先生说过,要学会运用手的姿势表达喜怒哀乐的复杂表情和各种动作,使之成为优美的舞式。老先生常说:“手能言、眼能语”讲的都比较深刻。通过京剧艺术的赏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各个行当、各种流派对手的形体语汇运用,都是十分讲究的。在这里我们介绍何长高先生的见解。何老先生在《京剧基础》这本书中介绍道:梅先生在继承和发扬京剧手势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赢得国内艺术界的好评,也引起了国际艺坛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看过梅先生表演后)说梅先生的手对他的引诱力是很大的。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曾著文说:“梅兰芳十个手指乃是没有进入剧目表里的十个附加人物。”美国戏剧家斯达克·杨等人对梅先生的手也有过很高的赞扬。齐如山先生在1935年写过一本《梅兰芳艺术一斑》,其中有一章详细介绍了梅先生手式达三十五种之多”。梅先生三十年代在美国、苏联,仅手的造型就在当地拍下了几百幅照片资料。 
  我对手的认识并不深,但曾有幸看过茹元俊先生《挑华车》的表演,他那两只手,在整个舞蹈动作中,柔中寓刚、领神聚神、出神入化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据老先生讲,这正是“茹”派的特征之一。我们小时候,老先生教我们向上弯撅手的指、掌,使手指手掌能弯能翘,做起动作来软中有硬,造型好看又灵活自如。孙毓敏校长也讲过,为了保持演员手型,她常在热水里泡手,保持手的修长、优美的形态,保持荀派手的造型和表演特色。 
  说到手必然连带上“指、掌、腕、肘、臂”的应用。注重手指、手掌、手腕、拳、膀臂的练习。 
  A、手指的动作与造型有: 
  单指、双指、剑指、兰花指、气指、怒指、心指、弹指、赞指、贬意指、朝天指、托月指等。老人常用曲指,文人常用单指,武将、武生常用双指、并指,小生多用半指,青衣用兰花指,花旦用折腕指,花脸用张指。各种指都要有特色并随着人物性格、身份、剧情需要而灵活运用。 
  B、手指与手式的语汇有: 
  用以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情节的有,指天、地;指你、我、他;用指示意来呀、去吧、害羞、唱茶、饮酒、吃饭、哭、笑、怒、这儿疼、那儿酸等等。这种指代表一定的语汇功能,要求形象逼真,不可似是而非。 
  C、手掌的动作与造型有: 
  瓦楞掌、虎爪掌、兰花掌、荷叶掌、撩掌、按掌、端掌、立掌、砍掌、缓掌、撒掌等等。各个行当的要求各有不同。男性角色掌形的一般要领是:虎口要张大,四指略分家,五指均绷紧,掌心要见洼。女性角色要领略有不同,其规范要求是一样的。 
  D、拳的动作与造型有:
  方拳、翘指拳、佛手拳、提拳、握拳、举拳、架拳等等。拳形的一般要领是:四指如卷饼,外大里头空,拇指压食指,筋骨向外绷。拳和掌的虎口都要绷上劲才好。 
  E、手指与手掌的姿式有:(仅举几例) 
  搓手:示意焦急、急切、怒不可遏。摊手:示意无可奈何。抖手:示意气急败坏。推手:摸、推、向前。拍手:召唤、高兴等。 
  F、手膀活动与造型有: 
  翻手、穿手、倒手、劈手、盘手、云手、小五花、风火轮等等。手臂活动的一般要领是:六方圆满,三节自然,手眼相随,大方舒展。 
  G、手、拳、膀造型有: 
  单、双山膀式、提甲单山膀式、顺风旗式、抱拳拱手式、栽锤撑掌式、冲拳式、山膀推掌式、斜托掌式、提拳探掌式、撑掌托掌式、握枪式。 
  H、有关手的规范和要领:
  前人根据行当和人物性格把手膀概括为:“花脸撑、老生弓、武生在当中、小生身上紧、旦角身上松”从而区分不同人物的动作特征。 
  “上台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从一伸手即可看出演员身段功夫如何和看他是否经过规范训练,及艺术修养的深浅。 
  “上肢力度全在手”:手为上肢的延伸,手的作用是控制腕子,牵动膀子; 
  “两手分虚实”:动作都有虚实,掌为实,拳为虚;高为实、低为虚;提甲时,丁字步一方为实,另一方为虚。 
  “腕行指随”:腕动指跟随,这是做动作的基本规范。例:正冠理鬓、云手、拱手,使动作有柔和、圆润的美感。 
  “藏腕”:除荀派特色和虎爪型外,一般都藏腕、顺腕,不折腕、露腕。 
  J、有关膀子的规范和要领: 
  “文听嗓子,武看膀子”; 
  “膀如弓”:肩平、肘撑、腕扣形成弯弓的圆曲线。 
  膀在舞姿中要分清“形圆”和“线圆”。横向为型圆,竖向为线圆。型圆接线圆,线圆落型圆。如:云手、盘手为平圆;三蹈手也称三缓手,为拱圆;胯虎手、劈手为竖圆。 
  膀子容易出现的毛病和最忌讳的是: 
  “直”——挺直,显得僵、傻; 
  “塌”——肘下沉给人松懈、没骨头感觉; 
  “夹”——夹膀子,小气,发死,失去平衡感; 
  “翻”——翻肘(肘部翻起)、架肩或扣胸,显得不协调; 
  “蜷”——蜷缩,动作没拉开,显得萎缩不舒展。 
  “撇”——动作外撇、侉气,舍肩俗称“舍趔着”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总之,手的功法非常重要,更需要深入研究和继承发扬。
(本文标题:怎样学习京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