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协调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09/11/27 16:07:33 点击:2023次
这是贯穿钢琴教学始终的重要问题。
身体的的协调牵涉到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和体位等方面,是从第一课开始就要明确的一些问题,随着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运用。
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是正确合理的坐姿。从开始学琴起,就要让学生明确,坐的前后和高低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坐得太近了使手缺少了活动余地,影响了手臂的舒展;坐得太远了,影响对键盘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从太高或太低了同样影响力量的合理自如运用。应以下臂与键盘基本持平为准。身体要处在较积极的、利于运动的状态,所以首先要稍挺直一些,不要弯腰驼背,不要耸肩缩脖,保持上身的自然协调。
随着级别的上升,程度的提高,对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和色彩的变化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身体的参与和调节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好的演奏,身体都是非常协调地随时调节着的,而不是僵硬而紧张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一开始学琴时,要求学生坐正,像一棵向上的树;而当进一步要求后,就逐渐要求学生的身体像一棵在风中摇摆的树,能随风而前后左右。如果说坐琴凳以上的部位,为露出地面的树干,那么,树根--双腿和脚还要作出必要的支撑,在必要的高潮时甚至用从脚尖--腿--躯体--手臂--指尖进入键盘的全身协调力量,来产生最宏亮、丰满的声音。
所以臀部要稳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为了便于灵活用力,不要坐满,坐一半即可。而且为了照顾到高低音,要坐在钢琴中部,不要随意挪动,而两条腿放在踏板两旁,在强奏时左腿可后撤作为全身力量支点。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至于身体的左右调节,主要依据音的高低。以音阶为例,弱低音区时,身体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弹中音区时,身体重心两面摆平;弹到高音时,身体重心侧往右腿方面,我们如果双手弹四个八度同向音阶时,身体就有一个自左至右,又自右至左的重心转移过程。
再说上身的前后位置。上身的前后可以根据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强弱来确定。一般规律是,较弱的力度时,身体可处在较正的位置,力度越强,身体可越向前倾一些。整个身体臆后活动的范围以坐直为基准,随音量加大而逐渐前倾。反之,随着音量减小从前倾的位置逐渐回到身体的坐直位置。需说明一点是一般不用后倾身体的位置。但在高级程度时,在一些很宁静的弱奏段落,随演奏的需要亦可有适当的后倾,但在基础学习阶段则不提倡重心向后,因为学生首先要做到把力量下去。
上述的前后调节,完全应是灵活、协调,并随时变化的,而且用力应是有弹性的,有向前的力量,必有相应的反作用力,所以再强的用力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前倾,有向前的动作必有回来的动作,这点一定要记住。
有了随键盘高低而变化的身体左右动;又有了随力度大小而变化的身体前后动,这些动作在乐曲中是千变万化的,由此,我们的灵活身体调节就能使身体形成像一棵风中摇摆的树,安静的乐曲,身体的动作也会安静,而变化幅度大的乐曲,身体也会有相应幅度较大的动作,这是合理的,也是一致的。
在考级和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弹琴身体后倾,使不上劲,造成声音力薄;有的学生弹琴时身体较板,不善调节,弹出来的音乐平淡而缺乏变化,常是显得无动于衷,这跟内心音乐感和由引产生的必要身体调节都有关系;也有的学生弹琴时,人在琴凳上挪来挪去,不会坐稳在中间,身体再左右摇动;在程度和级别高一些的学生中,由于身体不会协调用力,而弹不出较强和丰厚的声音,乐曲做不出高潮,缺乏应有的强弱变化......这些毛病,无不和身体的是否协调有关。
(本文标题: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协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