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林耀基小提琴教学动与静的关系

林耀基小提琴教学动与静的关系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1/1/11 13:57:28   点击:2499次

     我在林耀基的教学中,处处可以看到对立统一律的运用。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与静的关系
      在世界上,相对的动与相对的静是普遍存在的一组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经常看到,乱云翻滚时,山林是相对安静、静止的;汽车飞奔时,马路是相对安静、静止的;骑自行车时,车身对于蹬动着的双脚是相对安静、静止的。对这些现象,很多人会熟视无睹,而林耀基却联想到小提琴教学,他要运用这些例子去启发学生。举例说:
      在奏颤音(trill)或震音(shake)时,左手是一个手指在积极、灵活地做上下运动,而另一个手指则应是安静和稳定的;在练习《施拉迪克手指练习》(也包括类似《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No.13和《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No.9这些手指练习)时,保留在弦上的手指必须稳定,不应受其他手指的影响及牵制而扭曲变形,造成音准不佳;奏三度双音音阶,当2、4指落弦时,1、3指不能受牵制以致在弦上移位(很遗憾,受牵制移位的现象太普遍了)。
      在右手方面,大部分提琴教师都知道,运弓时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直,二要平,三要稳”。但怎么使学生领会呢?他曾通俗地以骑自行车为例,如果路很直,路面很平,骑车人的上身又不左右摇摆,那么他有可能骑得很快。反之,如果路线是九曲十八弯,而路面又凹凸不平,骑车人还不东倒西歪,就很难设想能骑多快了。所谓动中有静——手动弓静,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经常遇到不少学生“静”的因素太少了,如有些人拉下弓时身体和琴都向右摆,拉上弓时又都向左摆,拉和弦时琴身又跟着往下掉,这样,身体的动作把运弓的动作给抵消了。所以主张:“该动的就动,不该动的最好休息。”
      有时候还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这种相对的动静关系的原理,在上弓时琴微微向右摆,下弓时微微向左摆;在拉和弦时琴身微微向上托,可以加强和弦的效果(这是海菲茨的实践所验证了的。)
      现在再举揉弦(Vibrato)的例子从另一方面探讨动静关系。手指在弦上来回揉动时,不管揉弦的幅度和速度(频率)如何,它的基本音准(音位)是不能弯的,否则很难听,这是不言而喻的。这里音准的稳定性揉弦的颤动性就是静与动的对立统一。揉弦的“动”还有不同层次上的区别,林耀基曾把手比做一棵树,神经系统好比风,手指微微颤动时犹如微风吹动树叶,腕揉好比和风吹动了树枝,臂揉大风把树干也吹动了。在演奏时揉弦的幅度和速度是随着音乐的需要而变化的,正如自然界的风有的大有的小,甚至也有无风的时候。那种头到尾千篇一律的用臂使劲大揉的拉法,就好像一日24小时狂风大作,必定使人很难接受。
以上所述是从技巧的角度看动与静的关系。
      如果我们进一步引申到音乐表现(Interpretation)上来看动静关系,那么,感情和理智的平衡,也是“动与静统一”这个原则的体现。
      在演奏时,感情似乎是比较活动的因素,而理智往往是与冷静联系在一起的。感情过分激动了,演奏便失去控制,这时一般容易出现音准偏高,速度节拍上赶快,发音上噪音过多等现象。本来,作为一个演奏家来说,感情丰富,有个性,这都是很好的的和必要的条件,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理智的控制(总不能感情一来就把弦拉断吧?)。当然,内心没有感情,像道学先生说教,或是矫揉造作,观众看起来很假;都不行。
      林耀基主张在舞台上要取得“冷静的头脑”与“火热的心”的平衡(这个心是指真情、热情、情绪的起伏和演奏欲望等),要把“松弛的感觉”(生理上、肌肉上)和“坚定的节奏”(精神上、意志上)相结合,最后达到“充分表现”同时又“充分享受”的效果。一个演奏者既是乐曲的诠释者和再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享受者,他与观众一起享受着自己的艺术创造。有没有这个享受的态度,在效果上是大不一样的。一个演家,当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演说的风采时,他一定很有自信,没有自信是谈不上艺术的创造的。除此之外,他还得是一个舞台监督,随时要去调整那些不完美的部分。也就是说,演奏时既应有主观的和主动的因素,又应有客观和被动的因素;前者是相对的“动”,后者是相对的“静”,动静结合,相互促进。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的但它的流动必须靠一些比较固定的因素支持着,如干净而清晰的发音,良好的音准(包括合适的音律),以及比较固定的节奏等等。对这个问题,林耀基打了个比方:长江从源头起经过无数的峡谷平原,向东流入大海。这江水一直是流动的,而两岸呢,虽然也有“猿声啼不住”的生动景色,但总的来说是相对静止的。在这里,如果没有这动与静两方面的统一,则江水无法定其流向,而三峡亦难以显其雄伟。音乐中的“情”好比流动着的江水,而“理”(对于演奏者来说首先是指上述那些比较稳定的因素)则好比江岸。但是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呢?最重要的是冷静的头脑和安静的耳朵。拉琴时,头脑乱得像装着一个自由市场,或是心慌得好像生怕赶火车误了点,就自然不可能对发音、音准和节奏方面有预先的听觉,也不不可能事后检查和纠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产生一些盲目流动着的音群,它们像决堤之水一样乱涨,至于乐曲的布局,各声部之间的照顾以至风格的掌握等等,就更谈不上了。这种“无静之动”是不会产生好音乐的(至于某些当代音乐中也有作曲家要求“洪水泛滥”的时候,这种情况实属例外,不在此讨论范畴)。
      动静统一的又一个例子是节奏与速度。节奏本身是一种律动——动中有静,不管速度有多快,各个音的时值怎么千变万化,这“拍律”在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就是说每拍之间的时间距离是个恒量,像心跳动一样,古人说的“急而不乱”和戏曲所谓“快板要稳,慢板要紧”都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这个恒量,则渐快、渐慢、伸缩处理(Rubato)和随意处理(ad.lib)就都没有参照的依据了(这叫“动而无静”)。有些学生慌慌忙忙,或是遇难则慢,遇易则快,拍律不稳,林耀基戏称这种现象谓之“心律不齐”。他提出“倾向一不赶,热情一不紧;软而不疲,松而不垮”。
      有时候“静”被掩盖起来了,好比海面上波涛汹涌,狂风暴雨,而海底的山脉、海淀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音乐再激烈,速度变化再大,我们依然不要忘了把握住“静”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动”被隐藏起来的时候。例如贝多芬的某些慢板乐章,我们要体会到平静的河面底下翻滚着的暗流,要善于挖掘它内在的动力——“静中有动”,并向观众阐释出来。
      总之,把“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这条客观规律运用到小提琴教学中去,可称是森耀基的一个贡献。
(本文标题:林耀基小提琴教学动与静的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