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气息在唢呐中的应用

气息在唢呐中的应用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5/1 14:59:52   点击:1010次

    “唢呐”——这个舶来品,源于波斯(现伊朗)阿拉伯一带,原名SURNA。金、元时期,传入我国,几经改造后称“喇叭”,亦称“大吹”、“海笛”。唢呐在我国流传甚广,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之一。 
  有关唢呐的文字记载,早在明代就有,如:明·正德年间的散曲家王磐,在一首小令[中吕]朝天子“咏喇叭”中这样说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他借助唢呐来讥讽权豪势耀的宦官们出入随时伴奏,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丑恶形象。明·弘治时朝鲜修撰的《乐学轨范》中就有“大平筲”之说。还有明代王圻所著的《三才绘图》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到清代,又将唢呐收编入《回部乐》中,又称“苏尔奈”。 
  唢呐是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不可缺少的民间乐器。戏曲伴奏用的较多,它音域宽广,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三类: 
  一、高音唢呐。其音质清脆,嘹亮高亢。常用的调式有D调、E调、F调三种。 
  二、中音唢呐。有两种:传统中音唢呐和改良的加键中音唢呐。两者各具其优,音色坚实、豪壮。常用调有G调A调两种。 
  三、低音唢呐。其音质低沉,浑厚。加键唢呐是半音音列,所以不存在转调困难的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各地的唢呐,因地域、乡土、人情不同,演奏风格、流派也就不同。东北地区就有南派、北派之别河南、山东、河北地区,也形成了自己地区的风格、特色。少数民族的唢呐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演奏风格又别具一格,有它自己的民族特色。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本人是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原陕西省木偶剧团)的一名演奏员,从事唢呐演奏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在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演奏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把握好气息在管乐中所占据的重要性。 
  “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成声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吹奏者素质的高低。要做到成声音色圆润、结实、美妙,高音强而不躁,低音弱而不虚。就必须在气息的运用上狠下苦功。另外,还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两者不可缺一。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成声质量完美的目的,使听众能够获得最佳的音乐享受。 
  气的派生物是声,练声实际上就是练气。能否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管乐器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吹奏时无论是音色、音准、音的强弱,都要看吹奏者气息掌握得如何。吸气愈长,发出的声音就愈长,否则就相反。吸气要做到短暂、迅速而无杂音。呼气要平稳均匀,这是呼吸的基本要求。 
  呼气方式一般归纳为三种: 
  一、胸式呼吸(即肋骨式呼吸)。胸式呼吸的特点,主要是靠胸腔部分的扩张与收缩,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呼吸,比较容易,不太紧张。但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吸气时横膈膜向上提的原因,它不仅不能帮助呼吸动作,甚至还阻碍了胸腔容积的扩大,同时呼气也比较软弱无力。 
  二、腹式呼吸。它的特点是吸气时迫使腹腔内膜向下移动,增大胸腔,使肺组织扩张而吸气。呼气时,由于腹壁肌的积极收缩,推动腹腔内脏向上移动,让横膈膜进一步穹起,迫使肺组织积极排气。因这种呼吸是在胸腔下部最灵活和富有弹性的地方实现的,所以呼吸过程既不费力又不紧张。吸气比较容易而且迅速,呼气比较强劲有力。但由于胸腔的扩张不是全部,所以吸气容量仍然有限。 
  三、胸腹式呼吸(即混合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兼容了上述两种呼吸的优点,克服了两种方法的缺点。它的特点是.所有呼吸肌群均能协调一致地参加工作,胸腔能扩张到最大限度,因而能获得肺活量的最大值。呼吸肌群承担的负荷分布得比较均匀,不易发生疲劳感。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的整体,因而气息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掌握控制,被广泛采用。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吹奏都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比如,当吹奏短乐句或急速地换气时,就要采用腹式呼吸法。如果继续采用胸腹式呼吸法,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用不了的气息留在肺里,还会引起全身不适的感觉。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根据乐曲变化的需要,三种方法兼蓄并用,取长补短,灵活掌握,以期达到音乐作品的要求。 
  胸腹式呼吸法最适合唢呐吹奏过程中的呼吸要求。肺活量最大,存气量最多。气沉丹田,其实,气是不能到达腹腔的,但这证明呼吸方法是正确的,科学的。 
  呼吸,就是指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 
  吸气,吸气时口腔和鼻腔同时迅速打开,身体各部位放松,扩张肺叶,胸腹部积极主动地向四周扩张,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使横膈膜下降。(如果吸气时感到胸腔膨胀,双肩上抬、紧张,这说明呼吸方法不当。原因是没有正确使用横膈膜造成的)。吸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均有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该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鼓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吸气要求:不但口与鼻一致,同时喉头放松,这些动作要求在较短或很短时间内进行。这是吸气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 
  呼气,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膈膜始终要有控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平稳地向外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群随之逐渐收缩,横膈膜也随之复位。特别要强调:刚呼气时,即刚吹奏乐器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鼓起,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膈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会自然而然地往里收缩。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充实、纯正,所奏出的音质就越平稳、充实、纯正,相反,呼气越强或越弱,发音也就越强或越弱。这是呼气与成声的辩证关系,其他吹管乐器也一样。 
  唢呐演奏中的循环换气,说白了,就是特殊的换气技巧。它在不断的呼气的同时进行鼻腔吸气,使气流连续不断地运作(像戏曲音乐中的唢呐曲牌:流水、点将、大开门、小开门等)。方法是口腔内储备足够的气息后,两唇适当地压缩哨片口,咽部和下颌逐渐压缩复原,迫使口腔内所储备的气经压缩了的哨口排出,同时用鼻腔吸气。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等一口气呼完才吸气,要留有适当的气量,以备与口腔压缩排气相衔接。 
  通过几十年来我在唢呐演奏过程中的切身体会,结合唢呐演奏谈谈气息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技巧中的具体运用。 
  如:“箫音”用气主要以丹田为主,所用气比吹弱音或平吹时要大得多。吹奏弱音时,双唇夹哨片,上下唇放在一个平面上,用同样的力量,使哨口缩小,再加上用气方法,就可吹奏出“弱音”而吹奏箫音时,双唇控制哨片部位不同,上唇要靠近哨座,下唇略靠近哨的中部,用力将哨扼住,上唇用力要比下唇少些,主要是用气压来控制哨片,同时加上手指的配合就能吹出“箫音”。 
  如:“三弦音”是在“萧音”的基础上,上下唇位置和哨的配合法与“箫音”相同。所以,只有掌握了“箫音”的吹奏法后,再运用单吐和双吐技巧的配合,才能奏出“三弦音”,产生类似弹奏“三弦音”的效果。它使乐曲更加轻快、活泼而富有特色。 
  如:吹奏“气顶音”时双唇控制哨片要比吹奏“箫音”时松一些,气压要小些,关键是在气的运用上要适当,用气过大就会吹得比“5”音高;用气不足又会出现比“5”音低的现象。也就是说,“气顶音”是依靠用气的方法吹出比原平吹时提高一个全音(大二度)。它的音色和用变换指法而升高的音色是不同的。用气息的控制顶出它的上一音“5”来,这个“5”音已不同于开第七孔或筒音“5”的音色,它给人一种含蓄、柔和、亲切之感。 
  以上所谈是我多年来在唢呐演奏实践中摸索得到的一些体会,意在抛砖引玉。企望同行和唢呐爱好者,多多发表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相互切磋,探索提高,使唢呐这个既古老又特殊的乐器在民族乐器中绽放异彩,成为广大群众更加喜爱的乐器。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周,敬请同行、老师、前辈斧正。 
(本文标题:气息在唢呐中的应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