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制作 >> 乐器制作介绍 >> 古筝装饰工艺(中)

古筝装饰工艺(中)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5/14 14:34:30   点击:3059次

      当今古筝的造型更为现代与时尚,装饰工艺水平也显得更加高超。当今古筝的工艺有很多是承袭历史上所记载的工艺,有些是借鉴民间工艺发展而来的,成为古筝制造工艺上的重要手法。扬州是全国有名的“筝琴之乡”,以工艺考究,款型精美而享誉全国。古筝装饰工艺主要借鉴和运用扬州漆器这一民间工艺。扬州漆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唐宋时期螺钿镶嵌等技法已相当成熟。至明代,更由于剔红雕漆、平磨螺钿、软螺钿等多种技法的形成和大量运用,而形成了扬州漆器的地方特色。在建国前后,漆器工艺得到创新和发展,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点螺、刻漆、彩绘等多个工艺类别。等等这些在古筝的制作装饰工艺上都有体现和运用。可以说现代筝的通体都是文化,或雕龙刻凤,铭字镂文,使得筝体美观而大气,也透出几分雅趣、涵养。在古筝长方形的共鸣箱体上,筝首、筝尾以及边板都能够体现古筝艺术与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的密切关系。这些部位可谓是精雕细琢,精美而具有些许诗意。古筝制作师也往往以这些雕刻内容或图案来命名。在当今的制造工艺方面,刻漆、草编、螺钿(挖嵌)、雕刻、彩绘、贝雕(玉石)、景泰蓝等都是广为运用的重要工艺,对古筝在整体的审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刻漆工艺是当今古筝生产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从字面可知,刻、漆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工序。它是在琴首琴尾等处,用刻刀等工具刻成各类画面,并根据画面的要求进行填色、绘彩等,然后擦漆抛光。如刻漆“喜鹊登梅”、“松鹤延年”、“春江花月夜”等。     
  此为古筝装饰工艺上的经典图案。用刻刀剔刻出喜鹊、梅花等图案,刻线优美生动,金黄的填彩与琴体表层黑色的对比,层次分明,恰到好处。喜鹊是人们心目中的报喜鸟,“喜鹊登梅”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图案犹如工笔重彩,再现出自然的生机和朝气。     
  麦草工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是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地,通过抛光、漂、熏、蒸、烫、剪等多道艺术加工,编制、拼合成各种不同的花鸟图案,嵌于古筝坯件的首尾、边板等部位的一种装饰工艺。“马到成功”、“牡丹”、“月季”等是麦草花的经典图案。     
  麦秆的金子般的色泽与光滑细腻的质地,格调古朴却不失华贵。骏马奋蹄,积极向上。图案惟妙惟肖,质朴而灵动传神。     
  螺钿工艺又名“螺甸”、“螺填”、“螺钿挖嵌”、“平磨螺钿”、“彩螺”等,其装饰性强,五光十色,美感十足。可以说是古筝装饰工艺中运用和普及最广的装饰工艺。这是中国器物装饰工艺上一朵瑰丽的奇葩,其历史悠久,常常用于古典家具的装饰。螺钿挖嵌以蚌螺等优质贝壳(珍珠贝、夜光螺、云母片等)为原材料,经过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制作成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缤纷的图案,拼贴、镶嵌于坯件上预先雕成的凹槽内,再经过髹漆、平磨抛光等步骤制作而成。成品在光线照射下五彩缤纷,变幻多彩,珠光宝气而深受人们喜欢。如“伎乐飞天”、“国色天香”、“嫦娥奔月”等等。     
  嫦娥奔月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琴首琴尾部的嫦娥仙子手抱玉兔,飞向月宫。眉目传情,神态生动。脚踏祥云,衣带当风,动感十足,栩栩如生。黑色胎底则更显出贝螺晶莹如玉的色泽,细腻光滑,楚楚动人。     
  该图案是螺钿装饰工艺中的经典图案之一。红木木质坚硬,木纹细密,色泽朱赤。琴首琴尾挖嵌有两种人们最为喜爱和崇尚的花卉——牡丹花、梅花以及孔雀的图案,格调高雅,意境和谐。孔雀安详地休憩于石上,尾翼翎羽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本文标题:古筝装饰工艺(中) 标签:古筝装饰工艺(中))